THANK星球創始人Frank Xing:二十年了,為什麽我還願意做招聘?

馬克思·韋伯在《未來簡史》中寫道,「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。」

 

對於本期專訪人物——THANK星球創始人 Frank Xing來說,對「意義」與「價值」的追尋,便是他跨過困難、穿越枯燥仍始終堅持的驅動力。

 

歷經國企、外企、事業單位;做過HR、咨詢、RPO、獵頭、也自己創過業;有高光時刻、身不由己、也有浪裏浮沈。

 

他已經深深紮根在人力資源這個行業裏,這兒有他想要實現的一些東西。

 

二十年,一個「不下牌桌」的故事。

Frank-邢誌明,THANK星球創始人,職業與招聘管理專家,20年外企/上市/咨詢公司職業背景,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碩士;

曾任軟通動力HRD、科銳國際RPO/RPS/BTG總監等職位

你不是一個普通的HR

這句話,第一次是Frank從他合夥人口中聽來的。那是在2007年,他成為HR的第7個年頭。

 

從一開始僅僅因為喜歡和人打交道才選擇了人力資源這個行業,從工廠藍領基礎人事做起,到以HR的角色歷經幾家不同類型公司,逐步涉及招聘、培訓,最後到HR全模塊管理……彼時的Frank在這條路上變得愈發如魚得水,但他卻逐漸對自己身為HR的價值產生了一絲懷疑。

 

「平臺或者說公司的光環可以給一個人帶來身份、名譽、還有更加輕易的成功,但它們總有一天也會限製一個人發展,你只能被迫不斷去尋找更好的平臺。」帶著這樣的想法,年輕氣盛的Frank被合夥人這句話「鼓動」,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嘗試。

图片1

因為合夥人有獵頭背景,他們瞄準了在國內剛起步不久的獵頭行業。Frank利用自己這麽多年在招聘實踐與培訓實踐中積累的經驗,創立了一家咨詢公司,為獵頭客戶組織培訓。

 

「零幾年,國內很少有人真正對獵頭有比較全面的了解。」他們覺得這會是一個創業切入點。

 

從搭建BBS起步,再到組織線下培訓、迷你沙龍,邀請獵頭行業裏有一定名氣的嘉賓進行分享,而後又開始搭建網站……Frank創業的開場如火如荼,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。

但隨著時間來到2008年,這註定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。且不說那場席卷全世界的金融風暴,而是從這一年開始,中國經濟急速且深刻地發生了轉變。

 

就舉個例子來說,內、外資企業所得稅率,在2008年被統一為25%。

 

以點及面,這也似乎成為了外資集體撤退的一個信號。

 

「那時國內獵頭大部分訂單還是來自外資企業,隨著它們撤出中國,再加上金融危機,獵頭行業遭受了巨大打擊,對我們這個服務於獵頭行業的初創公司來說,影響更加巨大。」Frank告訴我。

 

在時代的洪流下,個體的抗爭往往是微弱的。需求端直接被掐斷,當時根基尚淺的Frank沒能堅持到轉機到來那天,第一次創業嘗試最終只能無奈落幕。

一個創業者,在明白公司已經不復存在的那一刻,到底應該做什麽?或許有人會沈溺在這次失敗中無法自拔,但生活總要繼續,最終還是要在這個現實中醒來。

 

當時Frank唯一的選擇,似乎只有快速收拾起失意,去找一份工作。

 

失敗,在創業中也是一種榮耀。很快他就發現,創業的這一年多對自己的打磨,比得上之前「打工」好幾年。特別是當他進入軟通動力擔任HRD之後,這種區別更加明顯,創業的經歷讓他更能站在創始人角度看待問題。

 

但他始終還是那個「不普通的HR」,他渴望更加有挑戰性的工作。

 

「在我看來,HR在企業的工作生涯,像是不斷參加短跑比賽,沖刺、到達巔峰、然後結束,很難有HR可以在一家企業做到10年以上。而如果跳出去做『乙方』,無論創業與否,都更像是一場長跑,要盯準一個行業也好、服務類別也好,堅持去做,不斷深挖。」

 

選擇沒有對錯,但要看你擅長什麽比賽。

 

Frank不願意用短跑的姿態,去跑一場馬拉松。

 

堅定了自己向「乙方」轉型的方向後,他開始研究人力資源行業裏不同類別的乙方公司,最後選定了科銳國際,這個在他看來涵蓋了全案招聘業務、和自己「價值相符」的公司。

 

很早很早之前,Frank曾經給自己做過一次職業測評。報告裏其它東西都記不得了,唯獨有一句話一直被他記在心裏,這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該被測者願意為有價值的事情去努力工作,即使遇到很多困難,很枯燥,但只要他認同,他就一定會堅持。」

 

不知是這句話真的很準確,還是這句話在潛意識上暗示了他,在這條路上,Frank確實一直這樣做著。

招聘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事

在科銳國際,Frank一呆就是六年。

 

這期間,他負責過一個大區的招聘流程外包(RPO)業務,完成了許多重要的項目;擔任過招聘方案咨詢(RPS)團隊負責人;還內部創業,打造了人才拍賣網站「才客」。

WechatIMG122

說起Frank和科銳的「緣分」,也有一件趣事。

 

「其實在我第一次創業最難的時候,我就見過科銳的高勇。」說來也巧,兩個人都正好找對方有事,但卻不是一件事。「還記得是在科銳樓下的咖啡廳,當時我找他是想要給科銳搞獵頭培訓,他找我是想推薦我做當時一個民間獵頭行業協會的秘書長。」

 

科銳的員工培訓有其它渠道,而當時Frank也誌不在此,第一次見面,兩件事沒有一個能談攏。

 

待兩人再次見面,就是2010年了,還是那個咖啡廳。這次Frank帶上了自己準備好的PPT,這是他對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仔細研究的成果。

 

「因為我想著,不能自己幹講啊,用PPT可以更好地呈現內容。不過這讓對方很驚訝,說第一次見到有人和他見面要給他講PPT。」Frank回憶道。

 

接下來的一個小時,Frank就拿著自己這個精簡成不到10頁的PPT,和對方從他理解的招聘行業組成談起,講到他自己分析科銳當時在市場中處於四象限圖中的哪個位置、在不同的業務維度上主要對手是誰。

 

然後又根據自己在軟通這家服務外包型企業做HR的經驗,談了RPO業務在甲方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麽,以及單人招聘成本(CPH – Cost Per Hire)究竟是怎麽一回事。

 

這次談話結束,高勇就向Frank發出了邀請,讓他負責科銳北區RPO業務。

剛進入科銳第一年,正好趕上團購行業興起,當時甚至被戲稱是「百團大戰」。Frank抓住了這個機遇,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團隊,快準狠地帶領團隊吃下了一口大蛋糕,一年就出了700多萬業績。

 

他用「刺激」來形容那段經歷,「最快的時候我們一周關閉了上百個職位,候選人在門口排著隊等面試,這毫不誇張。」

 

2012年,Frank又獨家承接了武漢市針對一線城市發起的人才回流招聘活動「楚才回家」項目。

图片2

「這個項目是B2G(Business-to-Government),我們對標了新加坡,因為他們是政府獵頭這個概念比較完善的一個國家。」

 

為了弄清楚客戶的真實需求,Frank帶著5位顧問,花了一周時間走訪了武漢當地的30多家企業,還收獲了客戶「你們對需求的理解比我們要深刻多了!」的高度評價。

 

項目成果喜人,到最後,許多候選人都攜家帶口回到武漢。這一次選擇,對他們個人甚至家庭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,而武漢當地的企業也得到了高層次人才補充。

 

「我們是為他人創造了價值、為社會創造了價值。不是我在唱高調,有時候你會覺得招聘這件事,真的是在改變這個世界。」Frank感慨道。

 

他繼續解釋:「小到幫一家公司招聘到厲害的產品負責人,TA會讓這家公司的產品發生深刻改變;即使只是前置的Mapping項目做人才地圖,也是能夠幫助客戶公司更加了解市場,進而讓他們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好,最終有改變這個行業的可能性。

 

「大到順應行業變遷,構建新的行業玩家的組織能力,或是幫助一座城市招才引智……這些最終都將對當地關鍵產業、關鍵領域起到重要作用。」

老邢的管理日記

創業可能是件很偶然的事情,但它是一條不歸路,因為創業是對人內心真實的喚醒。

 

2016年8月,Frank離開科銳國際,踏上了他的第二次創業之路。

 

從選擇重新開始的這一天起,他必須再次努力脫下過去身上積累的層層光環。用他自己的話說是:「時過境遷,這些事件、歷史或者說過去,僅有的用處是寫在我的Linkedin簡介中。」

 

THANK星球,這是一家專註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獵頭公司。

 

談及為什麽選擇這個方向,Frank告訴我,首先還是為了做到「有價值」,他說:「人工智能領域對於各個行業、對於整個國家都非常有價值,未來我們的產業變革會一直進行,而我們要在其中參與變革、推動變革。」

QQ20190327-134542

這次,他在路上也遇到了一些磕絆。

 

「剛創業的時候過於追求速度,希望能夠快步走。製定目標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,單純從業務與業績目標出發,倒推公司在什麽時候需要達到多少人,但這種方式其實只能適用於成熟業務,對於還需要不斷探索的業務來說,盲目擴張必然帶來質量下降,無異於自尋死路。」

 

但Frank是個善於反思的人,在公眾號「老邢筆記」上,他寫下了六篇「管理日記」,細數了自己在創業踩坑過程中汲取到的經驗教訓,寫給別人看,也是寫給自己看。

 

就像他在筆記中寫下的那樣:

在創業初期需要勇氣和決心,但後面越來越需要韌勁兒與耐力。
「慢而穩」是服務型公司規模化競爭的基礎,因為其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人才,而人才需要花時間去發現、培養和創造價值。
贏得客戶和創建成功記錄同樣需要時間,你必須真實取得客戶信任,並為每個客戶付出不同的回報,客戶回頭率依靠的是你是否能成功地幫助他們發展業務。

創業三年多過來,Frank的公司經歷了快速擴張,過度擴張後的陣痛,也有陣痛之後的深刻反思。唯一沒有變的是,他對於服務質量不放棄的較真精神。

 

在他看來,創業是一場無限競爭,他在堅持,他在讓自己永遠不下牌桌。

 

「其實做獵頭、做招聘也是長跑啊,這是一個簡單但不容易(simple but not easy)的工作,要做的事情說到底並不復雜,但想要做好,同樣需要非常強大的韌勁與耐力。」

 

所以,Frank對顧問要求非常高,但同時他也很看重對他們的培養。

 

「我會要求顧問能夠有『輸出』與『共享』的能力。比如在每周晨會上,可以上臺總結自己一周成果;又比如我們建立了知識庫,顧問在任何地方看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,都可以在這個知識庫裏進行共享。還有,我們用谷露的系統,關鍵的操作都製定了相關規範與要求,特別是備註填寫這一步,一切都是為了讓協同更加順暢。」

 

現在的Frank正逐步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管道、或者說是一套業務標準。希望通過不斷嘗試跑通一條可行道路,最終能夠吸引到更多認同這個標準、味道相符的同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