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露專訪芮臻&赟潤咨詢創始人 Margaret Yao – 選一條路然後一直走下去

芮臻&赟潤咨詢創始人 Margaret Yao,人稱「馬姐」,一位創業近兩年的「獵頭公司HR」。

 

爽利的短發,飛揚的神采,只一眼就展現出,這是一位自信而且強大的職業女性。

 

她剛剛結束與上一個候選人的會面,與我說,采訪結束後還要赴下一場約。風風火火的樣子,讓我差點錯認為她是個性格很強勢的人。

 

但在接下來兩個小時的采訪中,她卻幾乎都是笑著,將一切娓娓道來。

人各有早晚,長大是從建立責任感的那天開始的

Margaret 是在這兩年對「自我」和「目標」確鑿的,更準確地說是在最近一年多。

 

而在此之前,無論是大學畢業之後成為老師,度過了無功無過的最初3年;還是在2003年懵懵懂懂地抱著一絲「英語好就應該去外企」的向往進入 Hudson ,拿著兩位數工號21,成為國內「元老級」的員工。那時候還很年輕的她其實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麽。

 

「在 Hudson ,幾乎所有的員工,發展路線最終都是業務線,從R到C,厲害的再成為大獵頭」當時只有 Margaret 走了獨特的另一條路,成為獵頭公司裏的一名 Admin ,但這同樣不是因為想要做,只是相較於業務來說,年輕的她本能地覺得這是一條相對「輕松」的路。

 

采訪中,她從來沒避諱過自己曾經的「不成熟」,甚至向我坦言道,在2008年之前,自己一直抱有「小女人心態」,甚至一度想放棄工作去做全職太太。

 

按 Margaret 自己的話來說,2008年是對於她職業道路以至於她人生,都非常重要的一年。

 

在這一年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生命,得到了上司的賞識與難得的機緣、也經歷了經濟危機下的驚心動魄與忍痛割肉。

 

可能是人在重大轉折點上獲得的感悟,往往都更加深刻與難忘。

 

「還是比較幸運的,在 Hudson 得到了當時中國區老大的賞識,我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能力和亮點都是她發掘的,我能成為現在的自己,也與她當時的定向培養是分不開的。」

 

除了貴人提拔,當然還有隨著經濟危機而來的機會。「那時候的我跟在老大身後,她做什麽我就要做什麽。市場部經理走了我要做市場,財務部經理走了我要又協助財務。就算那時我一點不會,也被趕鴨子上架似地先頂上去再說。」

 

被推著走,是當年她的切身感受,卻也迫使她快速地成長。

 

「我原來的想法很簡單,老板信任我,讓我做一件事,帶團隊是因為相信我能做好。」

 

在帶團隊之後,她卻油然而生出一股責任感,「到那時我才意識到,被委以重任原來不只是因為相信我能做好,而是希望我也能為整個團隊負責。」

 

從這一年開始,Margaret 開始有意識地尋找目標與真正的自己。

 

時間來到了2015年中,此時的 Margaret 加入 Connectus 擔任起了中國區的人力資源經理。

 

在接下來的將近兩年時間裏,她經歷了公司業務和人力資源部門從無到有的搭建過程,以及3個月內連開3個外區 Office 的職業巔峰。也正是這些經歷,堅實了 Margaret 自己創業的想法。

 

「雖然在 Connectus 的時間不是很長,但我很感激公司和 CEO 對我極大的信任和支持。我所得到的經驗,坦白地說,對我後期的創業,幫助很大。」

 

於是在2017年初,在行業內已經做好積累的 Margaret 決定開始創業。

 

創業之初,她獨自走過了最初的9個月,靠著自己單幹,走通了一條能夠「保證養活團隊、養活員工」的路。一直到2017年底,一個重要的人出現了—— Jacky Yu ,大家都叫他於叔叔。此時的他也正在同樣的領域發展,因為看好 Margaret 的創業項目,便主動尋求合作。

 

對於是否要接納一個合夥人,起初 Margaret 十分謹慎,在多次接觸之後,卻漸漸被 Jacky 的誠意與人品所打動,最終開始了兩家公司的合作:一起找人、找辦公室、找新業務……團隊就這樣組建了起來。

351545725171_.pic

廣受好評的沙盤培訓課程

與 Jacky 的合作已經走過了非常和諧的第一年,未來可見地還將走過更多的一年又一年。現在 Margaret 的公司已經上了正軌,她也找準了自己,學會了主動地為他人負責,也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「公司裏選出來擔任 leader 的員工,能力可以不是最強的,但一定是願意花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帶領團隊,對下負責的。」對於員工們,她也正如此培養與要求著。

經歷過懵懂、跌撞、滿足、沈寂與再一次的滿足,感受過壓力、挫敗、陪伴、獨行與再一次的陪伴,Margaret 來到了一個新的起點。

 

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場幸運的「東風」,借著它就能夠順勢而起,到達人生中某個成功的彼岸。對於 Margaret 來說,屬於她的這場「東風」來得不早不晚,她已經準備好了,而且她也還有精力與信心去搭乘。

理性或感性,對員工相信將心比心的力量

創業的兩年裏, Margaret 的公司始終走的是小而美的精品路線。

 

「關於招人,招多少人,我現在是比較謹慎,也比較理性的。」在她的未來計劃中,公司規模會有一定的擴張,但是她沒想過要鋪得太大。

 

雖然招人的時候保持理性,但在她向我講了幾個和員工之間的小故事之後,讓我覺得她其實是個充滿感性魅力的領導者,我相信 Margaret 的員工們應該也是這麽想的。

 

「總是有老板說『我對待員工就像對待我的家人』這句話,我覺得不確切,因為你能開除家人嗎?」談話間隙,她用一個小段子逗樂了我們。

 

將心比心,這四個字被 Margaret 頻頻提起。「我更願意與員工成為合夥人,成為前進路上的夥伴。我將信任給予員工,員工也會用努力回饋我。」Margaret 相信人心其實並不易變,人心是很長久的,也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外部狀態而改變。

451545725379_.pic_meitu_1
441545725378_.pic_meitu_1

Margaret給員工們贈送的「大紅包」

有一件事請印證了她的這個信條:

 

不論這個行為本身是錯還是對,很多公司對懷孕員工、特別是懷孕新員工都有重重的「潛規則」。Margaret 的公司裏女性員工居多,但任何一個員工如果懷孕,她都會給予最大的支持。

 

「曾經有個女孩子在入職不到兩個月的時候,怯生生地來找我說,『對不起馬姐,我懷孕了』。當時我的想法完全是為她感到開心,我不覺得我受到了欺騙。後來那名員工因為孕期反應劇烈,基本都是遠程在家辦公。但是她真的很爭氣,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,也做成了很多單。」

「所以說,我不是在做慈善。我只是覺得,人都是你怎麽對他,他便怎麽對你,這就是將心比心。」

但感性並不代表沒有原則。她註重的是員工的工作過程與方法,有沒有不斷錘煉自己的技能,有沒有一直進步……更主要的是員工自己想不想做好。

 

對於沒有工作態度的人,Margaret 從來都是「斬立決」的,她不願意在他們身上花即使一分鐘的時間。「我在公司裏其實有個外號叫「教導主任」。一是因為長得像,二是我確實是會教訓人的。」

 

在日常的工作中,她直言道,自己不是那種樂呵呵的「老好人」,而是會出言批評員工的領導。錯誤太過分時甚至會「言辭激烈」,但會議開完之後,在工作之外,大家還會回到親親密密的狀態,團隊成員之間的粘合度也很強。

471545725381_.pic

會上爭論完,還會親密地結伴吃大餐

這樣的公司確實讓人羨慕。我又問 Margaret ,她有沒有想過在未來,當公司規模大了、員工多了,還能保持這麽好的氛圍嗎?

 

「我有信心。」她說。

 

確實,企業管理需要機製與規章,但任何機製都會有漏洞。有人將企業文化天天掛在嘴上,讓它看起來好像是個很虛的東西。而實際上,企業的文化就是在所有規章製度之外,一些無法規定的東西的約定俗成。

 

「對於老員工們,我是怎麽對她的,她便會怎麽對後來的員工。」

 

Margaret 相信,這些都是可以傳承的。

談談獵頭行業,談談年輕一代

谷露:創業者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你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呢?

 

馬姐:對於創業者來說,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。這種支持不是經濟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,這讓你知道,自己做的事情總有人會認可。「參與感」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東西,偏見與分歧的產生往往就來源於不了解。雖然不會將公司的情況事事都與家裏分享,但我會讓他們知道每一段時間我都在經歷什麽大事。對於兒子更多地在於言傳身教,往往是我們面對面坐著,我處理工作,他做作業,一起認真、一起努力。

WechatIMG71

美滿的一家三口

谷露:獵頭行業正在不斷變化,新技術也層出不窮,你有什麽看法?

 

馬姐:獵頭這個行業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好,越來越開放、高智,同時也會變得越來越理性。

技術可能會代替一些招聘中的低質量勞動,但招聘的本質與價值在於對人、對行業的洞察,這是很復雜也很難代替的。

科技的變化會造就獵頭行業,會迫使顧問不斷提煉自己,讓自己的服務更有價值,回歸服務本質。我還是非常樂觀的。

 

谷露:獵頭公司的員工流動率還是比較大的,對於「留住核心員工」,你有什麽好方法嗎?

 

馬姐:除了物質上的回報和氛圍上的適宜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員工看到在這家公司裏的發展前景,讓他們保持熱情和勁頭,甚至幫助發掘他們的閃光點。所以,我也一直有把蛋糕做大的「貪欲」。除了現在已經發展得不錯的 R2R 之外,我還開拓了獵企咨詢、獵企培訓的新業務,在未來可能還會涉及更多方面。而我的目光會朝前看,現在我手上的業務在未來都可以給我的團隊成員,而我會不斷尋找與挖掘新的領域。

 

谷露:現在你的團隊裏,哪個年齡段的同事居多?很多人說現在的90後甚至95後員工「不服管」,你對此有什麽看法嗎?

 

馬姐:我自己的某些個性特征其實和大家認為的90後很像的,我很愛折騰,討厭做繁雜、固定、沒有新鮮感的東西。現在團隊裏有很多90後員工,應該說大部分都是90後員工,甚至有90後的 leader 。我覺得他們真正不服的不是管理,而是一些老板站著說話不腰疼,自己做不到還要求下面的人。所以為了做出「表率」,也為了保持自己的業務敏感度,我也一直在業務的一線做著。從書裏,在與客戶、候選人的接觸中,涉獵更多的方法與知識、了解更新更真的市場局勢。

 

谷露:一些批評年輕人「盲目」、「浮躁」、「迷茫」的聲音在各類職場文章中受到追捧。對選擇獵頭行業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發展開端的年輕人,你有什麽話想告訴他們?

 

馬姐:這些聲音本就是社會對年輕人的苛刻,適度的迷茫是正常的,大膽選擇一條路,走下去就是了,一邊走著,才能對自我的目標漸漸明晰。一個人的經歷就是他終身的財富,年輕人也不要害怕做出選擇,也不要在踏出任何一步之前過多地猶豫不決,要有試錯的膽量。不管你選擇哪條路,能走多遠,都取決於你在這條路上有沒有好好地走。

 

初時不覺,談話越進行越感到,我與 Margaret 的對話不像是一般意義上的采訪,更像是我坐在這聽了一場醍醐灌頂的人生課。

 

「至於很久很久以後,如果真的有一天,我剛剛所說的、想做的一切都實現了。我可能會放下現在的工作,再回去從事教育。這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執念吧。」

 

看吧,她的回答也和我不謀而合。